南北携手,共筑未来 ——云南与黑龙江工业大麻产业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

发布时间:2025-03-27  /  浏览次数:0

尽管3月的黑龙江冬雪尚未完全消融,但在大麻二酚(CBD)被列为第二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新政策的推动下,云南与黑龙江两省工业大麻产业的交流已悄然启动。为进一步深化两省合作,3月19日至22日,由云南省工业大麻行业协会组织,昆明市政府大健康发展管理办公室、云南诚志伟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云南汉盟制药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一行8人,在为期4天的调研中,密集走访了哈尔滨市、大庆市肇州县及黑河市孙吴县三地,与黑龙江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肇州县人民政府、孙吴县人民政府、黑龙江省神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中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桐利汉麻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壹家汉麻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部门和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围绕种质研究、原料种植、加工提取以及纤维麻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了广泛交流,并就未来加强两省产业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可合法种植、加工工业大麻的省份,云南和黑龙江在产业发展上既有共同点,也各具特色。云南省自2009年10月颁布《云南省工业大麻种植加工许可规定》以来,通过许可制规范了工业大麻的种植与加工,取得了显著的监管成效。黑龙江省则依据2017年修订的《黑龙江省禁毒条例》,采用备案制建立了工业大麻种植、销售和加工的监督管理体系。尽管监管方式不同,但两省均未发生过产业涉毒事件,为国家未来出台工业大麻监管政策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自2017年起步以来,黑龙江省政府对工业大麻产业高度重视,成立了产业专班及云南工作组,学习借鉴云南的产业发展经验。经过多年探索,黑龙江在2020年底形成了由省工信厅牵头,农业农村厅、公安厅等部门协同的产业管理机制,并在标准化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例如,齐齐哈尔大学与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工业大麻)已制定并发布了6项地方标准、4项团体标准及1项操作规程,同时获批1项行业标准。此外,像种子鉴定、纤维麻等级分类等地方标准得到广泛应用,为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黑龙江省工业大麻产业以纤维麻种植为主,近年来受亚麻纤维原料价格上涨的推动,种植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全省纤维麻种植面积接近40万亩,形成了以孙吴县、讷河市为代表的十万亩级种植区域,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纤维麻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麻纺织企业的规模扩张。例如,牡丹江穆棱经济开发区已集聚13家麻纺企业,全省对纤维麻原料的消化能力显著增强。随着工业大麻纤维在新型建筑材料、汽车内饰、高端纸张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黑龙江省纤维麻种植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根据《黑龙江省“十四五”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规划》,明确在十四五期间,全省纤维麻种植面积到70万亩。未来十五五期间,黑龙江有望突破100万亩。

在药用工业大麻种质方面,黑龙江省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得益于地理条件优势及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以“龙大麻13号”为代表的高CBD含量品种得到广泛应用。该品种混收花叶的CBD平均含量超过5%,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地区种植时,每亩干花叶产量最高可达300公斤,大幅降低了CBD提取成本,增强了黑龙江工业大麻加工提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作为黑龙江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科研单位,黑龙江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工业大麻团队已选育了16个品种,其中15个已与企业达成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率极高。此外,黑龙江省农科院下属的30个研究所中,有13个参与了工业大麻研究,涵盖种质研究、食品加工、土壤肥料、遥感监测、农机研究等多个领域,充分发挥了省农科院整体科研优势,为黑龙江省工业大麻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科技支撑。

此次调研让云南的业界更加全面地了解了黑龙江省工业大麻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也为两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产业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未来,双方可在种质资源交流、科研创新合作、国际市场开发及政策协同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特别是在国家对大麻二酚(CBD)明确合法定位的背景下,两地政府、协会、科研机构及企业应加强协同,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建言献策,推动完善全国工业大麻产业监管体系,促进国内应用市场的有序开放,全面释放工业大麻产业潜力,共同推动产业迈向新高度。


Prev

相关新闻